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股票配资app下载排行。赵乐际委员长主持。
常委会组成人员159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骆源作的关于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草案二审稿体现学校国防教育与兵役宣传教育相结合,明确驻地军事机关在组织学生军事训练中的职责、学生军训的内容、对预备役人员进行国防教育等。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辉作的关于统计法修正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健全统计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增加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的规定,进一步加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刚性制度约束,细化统计信息共享机制相关规定等。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丛斌作的关于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完善传染病的分类;完善监测、报告和预警规定;进一步规范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实施程序;严格限定有关措施的适用条件;做好与有关法律规定的衔接等。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光权作的关于能源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增加能源用户节约能源、参与绿色能源消费,进一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储能发展等方面的规定。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明作的关于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工作的原则和要求,严格保护客户身份资料和金融交易信息安全,加大对各类新型洗钱风险的监测,对金融机构处理好管理洗钱风险与优化金融服务的关系作出规定和要求等。
为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律制度,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领域重大风险,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的议案。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作了说明。
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全面提高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水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国家公园法草案的议案。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作了说明。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巩固拓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解决新形势下监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推进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国家监察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监察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刘金国作了说明。
会议审议了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作了说明。
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受国务院委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作了说明。
受国务院委托,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作了关于提请审议批准《关于修改一九九三年一月十四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议定书》的议案的说明、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议案的说明。
受国务院委托,司法部部长贺荣作了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的议案的说明。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相里斌作了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积极进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下一步要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多措并举加大稳外贸稳外资力度,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深入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作了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报告介绍了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提出下一步要提高财政政策效能,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扎实推进财政科学管理。
受国务院委托,蓝佛安作了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作的关于2023年度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调研报告。这是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
受国务院委托,雷海潮作了关于推进托育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托育服务工作主要进展和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下一步要加强法治建设,做好法律政策规划衔接;加强托位建设,夯实托育服务发展基础;加强综合施策,建立长效支持机制;加强医育结合,促进托育服务品质提升;加强综合监管,推动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受国务院委托,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作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要坚持系统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总体设计;坚持整合照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多元参与,完善失能照护社会支持系统;坚持分层分类,优化可持续综合照护保障;坚持供需适配,多措并举加强照护队伍建设;坚持科技支撑,加快智慧养老技术研发应用;坚持安全第一,筑牢质量管理防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农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法律实施进展情况,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贯彻实施农业法的建议:依法夯实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发挥农业科技和农机装备支撑作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环境治理,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保障农业农村发展要素供给,强化农业农村发展法治保障。
会议审议了赵乐际委员长访问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并在俄出席第十届金砖国家议会论坛和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书面报告。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晓超作的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会议审议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批准增补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委员的议案。
会议还审议了有关任免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郝明金、蔡达峰、何维、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秘书长刘奇出席会议。
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成员,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部分副省级城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
专家解读: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据新华社电 9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退休年龄为何要延、会影响就业吗?记者多方采访了权威专家。
“延迟退休是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出的重大改革,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这是上世纪50年代根据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劳动条件、用工方式等确定的。与70多年前的情况相比,当前人均预期寿命、受教育年限、人口结构及劳动力供求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莫荣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
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40岁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78.6岁,同时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大幅增加,参加工作的时间明显推迟。另一方面,我国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却不断增多。
“延迟退休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说。
公众不仅关心延迟退休改革本身,与之相关的就业等民生问题也备受关注。一方面,有人担心延迟退休会增加青年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竞争压力加大,大龄劳动者会不会更难获得就业机会?
“公共政策调整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对社会的冲击和波动越小越好,延迟退休也不例外。渐进式推进,意味着短期内向社会释放的劳动力规模不会太大,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总体是有限的。”原新说。
“从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看,允许一部分有意愿、具备条件的大龄人员继续工作,可以中和部分减少的劳动年龄人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认为,从长期看,延迟退休也有利于保持劳动参与率。
对于青年就业岗位,董克用表示,主要依靠经济发展的增量而非存量来提供。“年轻人和大龄劳动者青睐的行业有交叉,但重叠度并不高。年轻人更愿意去互联网、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等就业。”
“对大龄劳动者就业问题,则需打破‘35+’年龄门槛,创造更为公平的就业环境。”董克用说。
事实上,针对公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一系列举措正在相继推出。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接连下发通知,分别就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改进和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包括加强对就业歧视行为监管,对发布含有歧视性内容招聘信息的加大惩处力度;要求招聘不得设置歧视性、指向性以及不合理的限制性条件,坚决杜绝“萝卜招聘”“因人画像”“近亲繁殖”等。
“相信如果延迟退休改革决定审议通过,相关部门还将在促进就业、规范招聘市场秩序、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更有针对性的举措,着力保障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原新说。
托育
截至2023年底,全国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38个,共有托位477万个,包含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托班等多种模式。
2021年至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托育服务公办能力提升项目和普惠托育专项行动,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49.1亿元支持130个县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62个公办托育机构和12万多个普惠托位建设。全国1315个县出台了面向家庭的入托消费券,以及面向托育机构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支持措施。
截至2023年底,托育服务全职从业人员约112.4万人,其中保育人员约56.6万人,占比50.4%。
养老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58.9%,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0.36万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53.58万人次;组织各地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已累计改造172万户。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合作超过8.7万对,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型机构达7881家、床位总数约200万张,分别是2017年的7.3倍、2.1倍、3.2倍。
农业
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累计建成面积约占全国的七成。
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较十年前增加了1.23亿亩股票配资app下载排行,总体灌溉面积达到10.75亿亩,可灌溉耕地生产了我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4年的0.530提高到2023年的0.576,全国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由402立方米下降到347立方米,单方灌溉水的粮食生产力从1.58千克增加到1.80千克以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网上配资开户观点